学思践悟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 学思践悟 >> 正文

学有所悟丨持续净化教书育人环境

时间:2025年02月20日 09: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承担着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重任,具有特殊重要性。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找准自身职责定位,准确把握高等教育、管党治校的内在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见效。推动监督主体具体化。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协助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督促校党委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年度重点任务并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健全党务校务公开等制度,推动主体责任压紧压实。要立足专责监督职责定位,整合高校监督资源和监督力量,推动健全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各负其责的监督体系。要认真落实监督第一职责,强化监督思维,深入研究监督重点及方式等,推动解决高校发展中的问题。要推进职能监督,发挥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小组作用,督促各职能部门结合工作职责明确任务、细化流程,建立健全各监督主体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专责监督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实现监督内容具体化。要结合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要求和高校发展实际,把监督重点与管党治校具体工作结合起来,量身制定年度监督清单,细化到具体单位、具体部门、具体岗位、具体事项,逐项逐条确定时间进度、责任分工。要找准监督切入口,制定监督工作方案和重点事项清单,对教学教育质量、思政引领等工作情况开展监督,加强对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监督。

  把握特点规律提高工作质效

  要准确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研判本校发展实际,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健全完善监督推动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精准发现问题。要持续丰富监督手段,建立纪检监察干部挂钩联系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学术机构、科研平台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定期谈话、廉政意见回复等方式,及时了解工作动态,适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要加强与属地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系,健全问题线索会商研究、线索移送等机制。要创新方式方法,发挥信息化监督、大数据监督效能,着重用好“监督一张网”信息平台,提高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准确性。精准研判问题。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培养相结合,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以案代训等方式,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纪法水平及业务素养。要强化片区协作办案,加强与属地纪检监察机关沟通,发挥协同作战优势,着力提高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能力。要加强纪检监察机构与审计、财务等职能部门交流培训,常态化对监督发现问题集中研判,深化规律性认识,提升监督质效。精准纠治问题。要建立健全问题整改制度机制,针对管党治校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约谈提醒等方式,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职责,开展“点穴式”整改监督检查,纠正偏差、促进发展。针对党员干部和师生反映强烈事项、问题频发领域,在权力运行的关键点、管理流程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上持续发力,推动问题源头治理。

  监督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要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目标、教学科研任务安排等加强监督,促进监督有机融入高校日常工作。护航学生成长成才。要整体谋划学生从入学至毕业全过程的监督工作,督促高校各职能部门制定并严格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专业结构、课程开发、教学安排、学科培育、实习实践等方面工作机制,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提高。要督促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廉洁文化教育体系,深入挖掘高校红色基因、廉洁元素等,集成各具特色的红色教育资源,打造廉洁文化精品课程,加强纪律规矩教育。助力教学科研发展。要锚定高校年度工作部署、学校总体计划等开展监督,建立健全任务跟踪落实反馈机制,完善措施方法,形成更加常态长效的工作链条。综合分析研判学校党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结合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查办案件等,分析研判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深刻剖析、见人见责的年度分析报告。保障重点工作落实。要找准落实科研教学任务发力点,开学前聚焦教学计划安排,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师选配等跟踪把关。学期中加强对教育教学状态的日常监督,重点关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实效、课程思政的推进情况、学生学习思想状况等内容。学期末加强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要点落实情况和效果的监督检查。(杨智平 作者系琼台师范学院纪委书记、监察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