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纪委市监委离休干部 向子范

向子范重温入党誓词
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就在前几日,我在金华市“学党史 话初心”离休干部党员主题党日活动上重温了入党誓词,89岁的我,虽然腰板已经没有那么挺直,高抬手臂也有些许的吃力,但面对党旗念起那铮铮的入党誓词,我心潮腾涌,思绪万千,眼前浮现了68年前的激动时刻。
“入了党就是党的人了”

少年时期的向子范
“入了党就是投入党的怀抱,就是党的人了。”1953年9月,我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优秀代表,成为了金华县机关第一批推荐入党的两名同志之一。
那时的我刚满20岁。忠诚,就是我的初心。
那一年,我国开启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作为一名革命青年,我深切体会到了学习的紧迫感,自那时起,每天6点起床学习两个小时再吃早饭成了我的生物钟,通过不断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三观”,我的党性日益坚定。

1949年冬,向子范(左)与战友在金华县委县政府留影
从县委交通员、警卫员,到地(市)委干事、副科长、科长,特别是1954年开始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直至担任中共金华市纪委副书记兼市监察局局长等职,这种学习劲头一直不曾松懈。
人老了,思想不能掉队。离退后,我担任了两届市纪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时常组织其他退休老党员一起学习交流,不断提高老干部们的政治素质和水平,使大家的思想始终紧跟党中央步伐。
“以坚定信仰践行纪检监察初心使命”

金华市人大常委会任命向子范为金华市监察局局长并颁发任命书
纪检监察事业发展到现在,是我当初预想过却又不敢奢望的事。
1986年11月,中国共产党金华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金华市第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我作为常务委员会成员之一,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1988年,我受命负责组建金华市监察局,当时只有30个编制;1993年,市监察局与市纪委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履行政府行政监察和党的纪律检查两项职能;2017年,金华市监察委员会挂牌成立,依法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在岗46年,我作为亲历者看着纪检监察工作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战略定位越来越清晰,思路举措越来越精准,治理效能越来越彰显,纪检监察体制机制更加成熟定型,政治生态日益风清气正。

1991年,向子范被国家监察部和人事部授予全国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当然,工作这么多年,难免有人说我“不讲人情”,那是我谨记纪检监察“治病救人”工作使命,帮助问题干部知错知止,及时悬崖勒马。
记得在1990年前后查办的一名干部受贿案件,案件办理期间,甚至办结后多年,该名干部都不断通过我的亲戚朋友、领导同事来“说情”“施压”,甚至串供、翻供,我一直秉承“办案就要办成铁案,经得起反复推敲”的理念,在一遍遍的核查中,使得案件证据更加充分确凿,最终坚持依纪依法给予该同志撤职处分。
“党员干部离岗不离党”
共产党员没有退休一说。1996年,离职休养后的我遵照市委的决定担任金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将这几十年党对我的培养回馈给下一代。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参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更不断动员和组织更多的老干部发挥余热,投身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
我还发挥自己的工作特长,先后受聘担任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劳动人事局以及市中心医院等部门和单位的执纪监督员,客观实际反映问题和建议,促进相关单位整改提升。

离休后的向子范依然坚持每日学习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我还是一直关注着纪检监察工作,还是爱和年轻人在一起,并时常告诫提醒他们,入党不是为了当官,更不是仕途的“敲门砖”,而是为了让自己有更高的道德追求,用更严格的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党需要你站出来时,你能敢于担当,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真正成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的共产党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首我的一生,党像母亲一般哺育了我、培养了我,今后,我将继续坚守纪检监察人的“铁军”本色,擎旗奋进,续写忠诚!
(金华市纪委市监委)